高水平開展:新時代青少年學校足球的攻堅戰
2024年3月26日,教育部在濟南召開2024年全國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工作暨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推進會,平開推動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展新戰愛游戲官方網站app實施建議》(簡稱《實施意見》)的落地落實。該文件是時代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的工作指引,主要從強化協同機制、青少球聚焦普及推廣、年學拓寬成才通道、校足加強監督評估等四個方面“解決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中存在的高水攻堅明顯問題,推進校園足球健康持續高水平發展”。平開本文基于上述文件,展新戰從十年回顧、時代政策解讀、青少球發展路徑三個方面回應新時代校園足球高水平發展的年學命題。
十年回顧:校園足球喜憂參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振興足球作為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任務。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提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發揮足球育人功能,通過校園足球普及、擴充師資隊伍、文化學習與足球技能一起發展,實現青少年足球人才規?;砷L的目標任務。同時,提出改進足球專業人才教育培訓發展方式,通過設立足球專業學院和學校,拓展足球運動員成長渠道和空間。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的有關要求,2015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建議》,將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改革的示范項目,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大力普及推廣。從2015年到2024年,校園足球已經歷十年,這十年喜憂參半。
這十年,校園足球初步搭建起由特色學校、試點縣(區)、愛游戲官方網站app改革試驗區、“滿天星”訓練營、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組成的“五位一體”推進格局,吸引了數千萬學生去參加了,贏得社會廣泛關注,基本實現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夯實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目標。在校園足球帶動下,中小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體育師資規模、師資培訓水平和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等發展迅速,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有了明顯好轉。由此可見,校園足球對我國青少年足球普及推廣乃至學校體育事業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這十年,校園足球在快速規?;l展過程中不斷出現新問題,為應對和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國家層面先后出臺63份有關校園足球的政策文件,但大多側重于解決當前問題,還需逐漸增強政策間關聯性、有關部門間協調性、國家和地方銜接性等,進一步解決落地難、執行難和可持續性差等問題。由于缺乏有效的評估監督機制,校園足球還存在重申報輕建設、重面子輕內涵、重競賽輕普及、重設施輕人才和專項資金不合理使用等異化現象,違背了校園足球發展的初衷和使命。
政策解讀:回歸初衷提質增效。
《實施意見》對標對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對校園足球工作的要求,回歸校園足球發展初衷,主要從強化協同機制、聚焦普及推廣、拓寬成才通道和加強監督評估等四個方面“解決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中存在的明顯問題,推進校園足球健康持續高水平發展”。
1.強化協同機制?!吨袊闱蚋母锇l展總體方案》近期發展目標要求“理順足球管理體制”,對于青少年足球而言,需要理順的不僅是體教融合問題,還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內部的協同問題,體教融合與教育內部協同是青少年足球高水平發展的最核心問題。2023年8月,國務院成立推進足球改革發展工作專班,國務委員諶貽琴擔任組長,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是成員單位。為落實國務院推進足球改革發展工作專班任務,教育部成立校園足球工作專班,副部長王嘉毅任組長,專班成員包括發展規劃司、財務司、基礎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教育督導局、教師工作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高校學生司和學生體育協會等10個單位。這種多部門協同的管理體制為校園足球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資源保障。
《實施意見》指出:“增強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比缭诨A教育司支持下,開展青少年足球人才教育培訓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建立足球人才“一條龍”升學體系。在高等教育司和高校學生司支持下,高校設立足球運動專業并實現招生,拓寬了足球人才教育培訓路徑,促進足球學院脫虛向實。在教師工作司支持下,校園足球師資培訓和足球教練員崗位設置日趨完善。在學生體育協會支持下,出臺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違規解決的方法(試行)》,明確校園足球競賽有關工作人員的第一身份是教育工作者,校園足球運動員的第一身份是學生,校園足球競賽是學校教育的延伸,牢固樹立了校園足球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聚焦普及推廣?!吨袊闱蚋母锇l展總體方案》中期發展目標要求“我國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度的增加”,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推動足球運動在校園的普及推廣,載體是5萬所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因此,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推廣、建好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是校園足球的核心任務?!秾嵤┮庖姟肪劢蛊占巴茝V,不僅在建設目標上提出“按照規劃目標推進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而且要求逐步提升特色學校建設水平、師資數量和專業水平明顯提升、足球場地設施加強完善等。在具體任務中除了“大力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和“提升特色學校建設質量”兩條具體任務外,還包括“深化足球教學改革、完善課余訓練機制、優化校園足球競賽、推進校園足球國際交流、注重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等五條涉及普及推廣和特色學校質量提升的任務。
《實施意見》明確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標準》,指出足球特色學校一定要具有一名專職足球教師、一塊足球場地和不低于體育課1/3的足球課時量等具體指標,從師資、場地和課時量等門檻來強化足球特色學校建設?!秾嵤┮庖姟芬笾行W“把足球作為體育課教學內容,并納入課后服務,做到校校踢足球、校校有球隊”“將課余訓練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組建班級和學校足球隊”“規范校園足球賽事活動”,并“鼓勵地方建立校園足球名師工作室,將足球教研納入各級體育教研員的重要工作內容”。從教學、訓練、競賽和教研等方面提高校園足球的質量?!秾嵤┮庖姟分小凹訌娮闱驇熧Y隊伍建設、加強經費投入與場地設施建設、完善校園足球運動意外傷害保險機制”等三條保障措施,同樣為校園足球普及推廣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3.拓寬成才通道?!吨袊闱蚋母锇l展總體方案》遠期發展目標是“競技水平進入世界強隊行列”,從世界足球強國的經驗來看,青少年足球普及是足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青少年足球人才規?;砷L是競技水平持續提升的關鍵,沒有青少年足球普及與人才規?;砷L,足球競技水平的提升遙不可及。因此,改進足球專業人才教育培訓發展方式,拓展足球運動員成長渠道和空間,暢通足球人才的出口和職業發展,能夠吸引更加多青少年參加足球運動,有效促進校園足球普及推廣與競技水平提升。
《實施意見》提出“完善青少年球員成長通道,試點建設一批新型足球學校,高校足球學院建設全面加強,健全足球人才教育培訓和訓練體系”,并提出建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互銜接的“一條龍”升學體系,實現足球人才的跨學區流動;支持新型足球學校建設,研究論證“3+4”貫通培養機制;設置足球運動專業,快速推進足球學院建設等具體任務;實現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新型足球學校、足球學院、高水平運動隊、職業俱樂部等培養路徑銜接貫通,構建足球人才成長“立交橋”。這些舉措的力度前所未有,彰顯教育部系統性推動校園足球發展及足球人才規?;砷L的決心。
需要非常注意的是體教融合問題,明確雙方在青少年足球體系中的關系和責權利特別的重要。職業足球運動員成長分為“興趣—提高—精英—職業”4個階段,校園足球主要負責培養興趣階段,足球青訓主要負責精英培養階段,體教融合的重點不是興趣培養,也不是精英培養,而是從興趣向精英發展的提高階段。由此可見,體教雙方分別負責我國青少年足球發展體系的不同階段,體教融合應聚焦提高階段,完成足球人才成長的銜接。因此,推進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與中國足協青訓中心合作共建,實現區域優質足球資源共享,為校園足球優秀苗子提供高水平訓練和競賽機會,這是當前青少年足球體教融合最重要的工作。
4.加強監督評估。監督評估機制是建立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效果基礎之上反映政策制定與執行程度的工作?!秾嵤┮庖姟泛芸粗乇O督評估工作,第十九條強化責任落實與考核評估中指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每年開展工作總結評價,教育督導部門要將校園足球納入教育督導指標體系,保障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并在具體任務中對足球特色學校提出“加快建立常態化考核與退出機制”,對足球教學評價方法提出“將評價導向從教師教了多少轉向教會多少”,對校園足球人才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在《實施意見》研制的同時,優化完善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改革試驗區、“滿天星”訓練營和國家級校園足球師資提高式培訓等校園足球項目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建立校園足球監督評估機制,保障政策有效執行,為校園足球高水平發展保駕護航。
發展路徑:融入學校協同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說明,高水平質量的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一個任務。高水平發展需要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實現從實踐、認識到再實踐、再認識的創新。從校園足球的發展過程來看,矛盾和問題同樣集中在發展質量上?!秾嵤┮庖姟肥窃谌媸崂硇@足球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對標《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功能和價值回歸,深入貫徹落實《實施意見》,遵循教育和足球發展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探索校園足球發展路徑,是實現校園足球高質量、高效率、更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融入學校發展體系?!吨袊闱蚋母锇l展總體方案》將總體發展目標納入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規劃,校園足球要主動融入學校發展體系。在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調查中發現,深圳上星學校陳偉校長和湛江愛周高級中學梁哲校長等充分認識到足球項目的特點、文化內涵和教育屬性,將校園足球作為重要內容融入學校發展體系,打造蘊含學校發展理念的足球特色,從而贏得全校師生、家長和社區的支持和認同,獲得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成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區域標桿。因此,足球特色學校建設不僅是場地、球隊和競賽成績,更重要的是走出體育項目的認識局限,把校園足球融入學校發展體系,讓校長充分認同校園足球的功能和價值。校長的支持不但可以建好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且能得到更廣泛的支持,為校園足球高水平質量的發展奠定基礎。
2.理順普及與提高。校園足球是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示范項目,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讓學生通過參與足球運動體驗“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教育,這與現代足球作為學校的教育手段得以廣泛傳播不謀而合?!秾嵤┮庖姟凡粌H對特色學校的教學、訓練、師資和場地等提出具體實際的要求,并且將普及作為特色學校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特色學校首先要重視普及推廣,積極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會、文化節、展覽展示、研討論壇、文藝創作等特色活動,把普及推廣工作做扎實。在學校建立多類型(聯賽、杯賽、友誼賽和教學比賽等)、多層次(“滿天星”營地學校、特色校、非特色校等)、多賽制(3人制、5人制、8人制、11人制等)、多年齡組的班級聯賽,通過比賽選拔足球苗子組建校隊,為足球事業發展培養和輸送人才。因此,只有理順普及與提高的關系,首先做好校園足球普及,才能源源不斷輸送人才,才能凸顯競技成績的影響力,才能實現普及和提高的協調發展。
3.構建區域協同機制。校園足球一邊連著教育強國,一邊連著體育強國,肩負著立德樹人、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和培養足球后備人才的任務,校園足球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事業。在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滿天星”訓練營調研中發現,優秀特色學校和“滿天星”訓練營不僅得到教育部門的全力支持,而且得到體育部門、高校、社區和家長等社會力量的全力支持,搭建了校園足球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從而有效解決了區域發展不平衡、師資力量薄弱、場地設施不足以及經費不足等問題。貴州省畢節市元寶小學地處大山中,交通不便、資源匱乏,但通過社會支持解決了場地器材、師資力量和隊員食宿等問題,不僅為大山里的孩子圓了足球夢,而且開拓了成才之路。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一小的校園足球賽,既有班級聯賽也有家長聯賽,校園足球成為連接家校社的橋梁,為學校帶來豐富的社會資源,實現了校園足球普及、文化和競技水平的全面提高。
4.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滿天星”訓練營評估中發現,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是非?,F實的問題,問題的根源除了對校園足球缺乏足夠認同之外,有無專項經費最為關鍵。部分特色學校有專項經費才開展活動,多了多開展,少了不開展;少數特色學校專注有顯示度的活動,經費基本上不用于普及。廣東省廣州市漁沙坦小學和貴州省麻江縣景陽小學重視因地制宜和挖掘內部潛力,在有限的空間建起大足球場,解決孩子參與足球運動的場地問題,依靠自身師資力量開展教學訓練、班級聯賽和校園足球文化活動,實現場地、師資和活動的自給自足,擺脫了開展校園足球對專項資金的依賴,以此來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對校園足球各類項目的監督評估,要從規范專項經費的合理使用開始,扭轉重申報輕建設思想,實現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校園足球是我國足球發展的策略的重要內容,并被納入教育改革發展體系,其重要性無須贅述,關鍵是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提高特色學校建設質量,暢通足球人才教育培訓通道,實現校園足球的高水平質量的發展,成為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當然,從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曲折歷程來看,實現高水平質量的發展是新時代校園足球的攻堅戰,需要全體校園足球工作者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久久為功。
(李培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華南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民教育》2024年第13-14期。
本文地址:http://www.properlyrics.com/news/63e79992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